導語:最近有一部電視劇《雪中悍刀行》非?;?,里面出現了叫北涼的地方,許多朋友對該地名感興趣,想了解一些相關內容。那么,今天小編就來說說,歷史上的北涼在哪里?古代的北涼在哪個地方?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
歷史上的北涼在哪里
北涼在甘肅
歷史上的北涼在涼州,被稱為涼州牧,其地理范圍包括如今甘肅西部、寧夏、新疆、青海等市部分地區。北涼是南北朝十六國時的一個國家,據傳由段業創立,后被蒙遜打敗,建立北涼國,此后又被北魏所滅,一共20年,這里遠離戰火的,但是地狹人少,難以發展。
古代的北涼在涼州,都城為姑臧,開創者為段業,后被沮渠蒙遜所滅,稱此地為涼州牧,當時北涼控制的區域在現在甘肅西部、寧夏、新疆、青海等市部分地區,是涼州一帶最為強大的勢力,主要居住的民族是漢族和匈奴族。
歷史上的北涼是十六國時的國家之一,399年時段業進入張掖,自稱為梁王,后在401年時段業因為殺了男成,蒙遜起兵攻之,殺了段業,建立北涼國,后在412年10月時蒙遜遷都到了姑臧,被稱為河西王,在421年的時候,蒙遜滅掉西涼,到439年后北魏滅掉了北涼。
從地域方面來看,北涼遠離戰火,但是地勢狹窄,人比較少,極難發展起來,且當時北魏國力鼎盛,虎視眈眈,而歷史上大多數的帝王都有一個統一夢,因此北涼覆滅是必然的。
歷史上真實的北涼是什么樣子
北涼(397年——439年或460年)是十六國之一。由匈奴支系盧水胡族的首領沮渠蒙遜所建立;另有一種看法認為建立者為段業,此說是以蒙遜堂兄沮渠男成擁立段業稱涼州牧,并改元神璽為立國之始(397年)。
401年蒙遜誣男成謀反,段業斬男成,蒙遜以此為借口攻滅段業,仍稱涼州牧,改元永安,因此亦有人以此為北涼立國之時。
北涼都城先為張掖,蒙遜自稱張掖公。412年遷都武威,稱河西王,涼州牧。最強盛的時候控制今甘肅西部、寧夏、新疆、青海的一部分,是河西一帶最強大的勢力。421年滅西涼。433年蒙遜去世,其子沮渠牧犍繼位。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,沮渠牧犍出降。
之后牧犍弟沮渠無諱西行至高昌重新建國,444年沮渠無諱病故,弟弟沮渠安周繼任。460年柔然攻破高昌,沮渠安周被殺,北涼遂亡。
北涼邊軍
步兵:燕文鸞統帥十六萬邊軍步卒。
大雪龍騎軍:總兵力不過一萬人,卻是天下騎戰第一。以八百人嚇退董卓,第一次涼莽大戰中,與脂虎軍,渭熊軍一起,在幽州葫蘆口,全殲北莽三十五萬大軍。為歷代北涼王親軍,現后由袁左宗統帥。
鳳字營:徐家八百白馬義從,徐鳳年親軍,后由鳳字營提拔多位將領。
脂虎軍:北涼兩支重騎軍之一,第一次涼莽大戰中,與大雪龍騎軍,渭熊軍一起,在幽州葫蘆口,全殲北莽三十五萬大軍。
渭熊軍:北涼兩支重騎軍之一,第一次涼莽大戰中,與大雪龍騎軍,脂虎軍一起,在幽州葫蘆口,全殲北莽三十五萬大軍。
龍象軍:北涼野戰主力之一,原擁一萬精銳騎軍,由上陰學宮祭酒王先生暗中調教。奔襲北莽后擴至三萬余精銳騎軍。涼莽大戰中,主要負責流州戰場。統帥為徐龍象,副帥李陌藩,王靈寶。
左騎軍:北涼野戰主力之一,擁有四萬余精銳騎軍,原統帥為何仲忽,后由陸大遠統帥,第二次涼莽大戰中,所部主力兩萬四千騎對戰北莽七萬頭等騎軍,殺敵至少四萬五千騎,僅有八百余騎撤離戰場,陸大遠及兩名副帥皆戰死。
右騎軍:北涼野戰主力之一,擁有三萬余精銳騎軍,統帥為周康,第二次涼莽大戰中,周康三次親自上陣,最終死于沙場,副帥李彥超接過虎符時,僅余八千余騎。
鐵浮屠:原滿甲營,擁六千重騎。原統帥典雄畜,后為齊當國,齊當國于祥符二年在關外龍眼兒平原戰死后,由副將寧峨眉統帥。
白羽輕騎:擁一萬輕騎,統帥為袁南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