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近年來,我國地質災害發生頻繁,由于水土流失、土地沙化等災害的發展,滑坡、泥石流等災害越來越多。那么,滑坡泥石流多發于哪個地區?滑坡泥石流常發生在什么地區?
滑坡泥石流多發于哪個地區
滑坡泥石流多發生在西南的四川、云南、貴州、西藏地區和西北的陜西、甘肅、山西地區,以及中南、東南的福建、湖南、湖北等地區,這些地區一旦發生暴雨,或者連續降雨,使得山體巖石松動,很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。
滑坡和泥石流流動的全過程一般只有幾個小時,短的只有幾分鐘,是一種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國一些具有特殊地形、地貌狀況地區的自然災害。這是山區溝谷或山地坡面上,由暴雨、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、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介于挾沙水流和滑坡之間的土、水、氣混合流。泥石流大多伴隨山區洪水而發生。它與一般洪水的區別是洪流中含有足夠數量的泥沙石等固體碎屑物,其體積含量最少為15%,最高可達80%左右,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壞力。
泥石流滑坡監測系統的服務
系統具有穩定可靠的采集、顯示、存儲、數據通信、管理、系統自檢和報警功能;
系統具有遠程控制功能,可通過串口利用網絡對監控主機進行遙控監測,實現數據采集軟件上的所有功能,并對數據采集軟件中的歷史數據有訪問權限的進行提??;
系統可監測災害體的狀態變化,在發現不正?,F象時及時分析原因,采取措施,防止事故發生,以保證周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;
系統可定期進行觀測數據的整編,為以后的設計、施工、管理提供資料。
泥石流滑坡的防治措施
房屋不要建在溝口和溝道上
受自然條件限制,很多村莊建在山麓扇形地上。山麓扇形地是歷史泥石流活動的見證,從長遠的觀點看,絕大多數溝谷都有發生泥石流的可能。因此,在村莊選址和規劃建設過程中,房屋不能占據泄水溝道,也不宜離溝岸過近;已經占據溝道的房屋應遷移到安全地帶。在溝道兩側修筑防護堤和營造防護林,可以避免或減輕因泥石流溢出溝槽而對兩岸居民造成的傷害。
不能把沖溝當作垃圾排放場
在沖溝中隨意棄土、棄渣、堆放垃圾,將給泥石流的發生提供固體物源、促進泥石流的活動;當棄土、棄渣量很大時,可能在溝谷中形成堆積壩,堆積壩潰決時必然發生泥石流。因此,在雨季到來之前,最好能主動清除溝道中的障礙物,保證溝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。
保護和改善山區生態環境
泥石流的產生和活動程度與生態環境質量有密切關系。一般來說,生態環境好的區域,泥石流發生的頻度低、影響范圍??;生態環境差的區域,泥石流發生頻度高、危害范圍大。提高小流域植被覆蓋率,在村莊附近營造一定規模的防護林,不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、降低泥石流發生頻率,而且即使發生泥石流,也多了一道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屏障。
雨季不要在溝谷中長時間停留
雨天不要在溝谷中長時間停留;一旦聽到上游傳來異常聲響,應迅速向兩岸上坡方向逃離。雨季穿越溝谷時,先要仔細觀察,確認安全后再快速通過。山區降雨普遍具有局部性特點,溝谷下游是晴天,溝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,“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就是群眾對山區氣候變化無常的生動描述,即使在雨季的晴天,同樣也要提防泥石流災害。